業內指出,農家樂是依附于鄉村旅游的一種旅游方式,是農業產業改造和升級的重要途徑。毋庸置疑,重慶乃至全國的農家樂旅游都正處于起步階段。那么,重慶農家樂未來將走向何方?他們的出路又在哪里?
規劃:統一規劃告別粗放管理
“公交車從縣城通到鎮上,然后到山莊還有3公里路未通公交,游客通行相當不便,最迫切希望得到改善。”昨日,在石柱經營古洞巖山莊的譚老板告訴商報記者,從長遠看希望相關部門完善農家樂行業管理規范,搭建交易會、洽談會等市場營銷服務平臺和人才服務平臺。
譚老板的想法也得到了不少農掌柜的贊同。據新財商指數研究院的調研結果顯示,44%的農家樂經營者希望政府和相關機構規劃完善土地方面的政策和支持,18%則希望政府有關部門能完善交通、水電等基礎設施。
市商委有關專家昨日在接受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重慶農家樂要想擴大發展、做出規模,就必須明確市場化運作的概念,逐步走向標準化、正規化。近幾年,商委已逐漸在行業內樹立起了不少樣板,在他們的示范和帶動下,重慶農家樂整體檔次大幅提升。
市旅游局方面則表示,目前政府對農家樂產業的發展比較重視,接下來除了加強宣傳力度和行業管理、打造亮點和特色外,已經把農家樂產業納入了重慶市鄉村旅游整體規劃,未來將一起進行科學劃分和布局。
資金:捆綁使用政策性資金
新財商指數研究院的調研結果還顯示,40%的農掌柜希望提供農家樂項目投資補助等資金支持。
該院指出,目前應創新多種途徑來解決這一難題。首先,可以實行政策性資金捆綁使用,從林業、環保、農業、衛生、新農村建設辦等部門涉農資金集中定向支持;其次,可以嘗試農民以土地、物權入股合作的方式,盡量不改變用地性質及資源現狀,既符合政策走向,降低開發門檻,又降低投資成本來鼓勵農民合作開辦農家樂;此外,可以考慮對外招商引資、信貸措施等組合拳來緩解資金不足問題。
對此,縉云古秀山莊老板周文模表示,合作開辦農家樂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實質上是借鑒當前很多區縣的農業合作社模式。一方面閑置土地和閑散資金能得到有效流轉和使用,另一方面還能解決部分農民的就業難題。
機制:部門協同建長效機制
業內稱,重慶農家樂產業目前整體盤子不大,卻涉及到眾多部門,包括營銷平臺、人才平臺、招商平臺、交流平臺等,需要一個相互協調的長效機制。
新財商指數研究院專家指出,農家樂的發展涉及到交通、建設、環保、衛生、公安等眾多部門,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要充分協調好各方面的運作,為農家樂的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運行環境。以培養專業人才為例,可以對農家樂經營戶進行專業培訓,使他們增強管理經營經驗;對農家樂的廚師進行培訓,以豐富農家樂的菜肴品種;對農家樂的服務人員進行陪訓,提高他們的服務水平和服務意識。此外,“走出去引進來”很重要,組織部分干部群眾到其他農家樂發展較成功的地方學習和考察,借鑒成功經驗。
南山小有天農家樂掌柜黃文謙也表示,除了政府的支持,農掌柜也應該加強自身的學習,還可以走出重慶,吸取其它城市好的經驗。
特色:注重挖掘重慶獨特文化
新財商指數研究院專家還建議,重慶的農家樂產業應該更注重文化遺產的挖掘。“重慶有很多獨特的文化,比如碼頭文化、抗戰文化等,農家樂應該把這些文化財富利用起來。”
市旅游局專家也在昨日接受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現代的農家樂應該是集旅游、休閑、餐飲等各方面為一體的綜合體,“在這種情況下,對文化內涵的挖掘就尤為重要,在文化上打造出特色,才能吸引更多的中高端人群。”
縉云古秀山莊老板周文模對此表示,農家樂的餐飲相比酒店更應該突出一個“農”字,農’不僅是簡單的農家菜、農家酒,還要追求綠色、生態、健康,最重要的是能做出特色。”
商機:農家樂宣傳平臺有潛力可挖
所謂酒香也怕巷子深,重慶農家樂尚需一個公共平臺。
新財商指數研究院的調查顯示,農家樂經營者希望政府相關機構打造一個綜合性的服務平臺。其中,54%的農掌柜希望該公共平臺能展示農家樂地址、線路等信息,44%的農掌柜希望能有農家樂推薦功能,40%的被訪者希望能展示農家樂產品。此外,這個平臺還可以有景點推薦、農家樂優惠信息發布、美食推薦、休閑娛樂項目推薦、客戶的預定信息等。
該院專家指出,在農掌柜們的需求背后其實蘊藏了商機,比如可以打造一個專門針對重慶農家樂的網站,可由旅行社或者互聯網企業參與,并開發手機客戶端等。一到周末和節假日,將有很多市民會采納其提供的信息。
梁平滑石寨度假村董事長周學峰表示,如果有這樣一個平臺,他作為農家樂經營者,愿意付一定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