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正月初二,在深圳工作的永康人裘先生參加高中同學聚會,地點在武義郭洞一家農家樂。一天下來,大家吃點土菜,玩個三國殺就散了,裘先生不禁感慨:“眼下,農家樂如雨后春筍茁壯成長,可惜千家一面,土味全無。”
據統計,2011年金華市農家樂共接待游客893.79萬人次,營業收入49106.3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6.55%和16.83%。
近年來,憑借便農惠農的政策支持和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我市農家樂發展的氛圍越來越濃。
數據顯示,2011年,全市累計發展農家樂特色村58個,其中省級特色村14個、市級特色村14個;累計發展農家樂特色點260個,其中省級特色點17個、市級特色點31個;累計發展農家樂經營戶1229個,其中三星級以上經營戶234個。從業人員23802人,比上年增加1119人。
同質化成農家樂發展瓶頸
采訪中,多數市民認為,目前一些鄉村星級農家樂休閑項目,無非是釣魚、爬山、游泳、漂流,有的農家樂在經營方式和內容上仿照城市賓館酒店的模式,一些具有山野情趣的東西被逐漸取消,讓人覺得身在農村卻與城市無異;一些所謂的農家體驗存在玩噱頭之嫌,與都市人渴望鄉村野趣和感受鄉村傳統文化的消費初衷背道而馳。
對此,市農辦副主任徐進科也深有同感:“近年來,我市農家樂發展雖然穩中有進,但整體檔次還是偏低,經營項目單一、同質化嚴重、特色性不夠、文化底蘊不足的粗放式運作模式成了限制農家樂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
圍繞鐵皮石斛做特色農家樂
意識到簡單吃頓“農家菜”已經無法在競爭中站穩腳跟,一些農家樂開始在“樂”上尋求突破,已從最初提供吃農家菜、住農家屋等簡單服務,逐步向提供觀賞、采摘、垂釣、娛樂等體驗性休閑活動拓展。
“現在客人越來越多,下一步我們準備擴大規模。”2005年,章靜剛依托仙源山鐵皮石斛基地,在婺城區安地鎮南郭村開了一家以鐵皮石斛宴為特色的農家樂,每天都有一些高端顧客前來預約。
“我們以那些懂得養生、有保健意識的人為目標顧客,在經營內容上以鐵皮石斛酒、汁、茶及鐵皮石斛鴨和鐵皮石斛花做的各種菜肴為主。”章靜剛說,當初經營農家樂只是想嘗試著向市民介紹鐵皮石斛,沒想鐵皮石斛宴一推出就這么受歡迎。
政府“做媒”集聚農家樂規模效應
“2月18日,上海有個57人的團隊要過來,現在我們在做接待準備。”兩年前,吳志清在婺城區莘畈鄉大立元村開了一家農家樂。在鄉政府的牽線下,他的農家樂成了上海游客的后花園,去年接待了2000多名上??腿?。
莘畈鄉另10家農家樂也以上??驮礊橹?。為何上??腿藧酃馀R莘畈鄉的農家樂?業主們說,這得益于鄉政府對當地農家樂資源的整合和營銷。2009年,莘畈鄉成立了生態農業旅游開發公司。“全鄉11家農家樂每天可接待540位客人用餐、168位客人住宿,公司倡導11家農家樂抱團合作,并制訂了接待標準,對各農家樂的經營者、廚師及服務人員進行了食品衛生、菜肴搭配、服務禮儀等方面的培訓。”據該公司法人代表、九峰驛站農家樂經營者胡榮偉介紹,旅游開發公司對全鄉11家農家樂的接待能力和經營特色及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摸底,并進行了整體規劃。2011年,莘畈鄉又聯合上海50多家旅行社建立生態鄉村旅游合作關系,并加入了“長三角鄉村旅游合作聯盟”。
與此同時,莘畈鄉還設立旅游接待中心,上海旅游團隊過來,由鄉旅游接待中心統一調配。“上??腿艘獊磔奉?,先把每人每天60元的標準打給我們公司,然后由我們鄉旅游接待中心統一安排吃住,農家樂經營者不直接收費,這樣可以避免惡性競爭。”據該鄉負責旅游的鄉干部介紹,通過政府做媒,與上海旅游公司聯姻,莘畈的11家農家樂在2011年接待游客約3萬人,其中上海游客有8000多人。在生態旅游公司的指導下,當地一些土特產的生產、包裝等都有了標準(如怎樣的雞才能叫土雞等)。
整體提升需轉變六大觀念
雖然我市有些鄉鎮的農家樂已經實行差異化競爭策略,走出了一條特色化經營的道路,但要整體提升還是任重道遠。
徐進科認為,目前我市廣大從業者除提高行業素質外,還需轉變六大理念。首先,鄉土特色是生命,要抓住“農”、“家”、“樂”三個字的本質內涵,展現農家樂的整體特色和魅力;其次,特色文化是靈魂,要深挖本地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保持農家樂“下里巴人”的“土味道”;第三,確保安全就是效益,要緊抓消防、食品、環境和治安等方面安全,恪守經營的底線;第四,環境整潔是基礎,要保證環境整潔、衛生良好,營造清爽氛圍;第五,提升素養是關鍵,要強化經營者和從業人員的經營思路和管理技能,實現可持續發展;最后,合作共贏是原則,要樹立共同富裕的思想,加強與同業的合作,發揮1+1>2的協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