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鯤鵬峽谷兩側山嶺形態對稱,它以最遠處的尖頂山峰和溝谷走向線為對稱軸,總體來看尖頂山峰兩側的山形很像一只大鳥的兩個翅膀,而尖頂峰就好像那大鳥的頭部,且有振翅預飛之感,這樣一只大鳥一定是一只神鳥,中國傳說中的神鳥就是鯤鵬,它神力無比,日行萬里。因此以山形起名為鯤鵬峽,鯤鵬頭的山峰就叫鯤鵬峰,八景之名就叫鯤鵬展翅。它預示著您的事業騰飛、將是鵬程萬里、前途無量。
鯤鵬峽景區全長約2500米,即5華里,如果再加上去南天門的路共約6華里,往返12華里。鯤鵬峰最高海拔1360米,南天門海拔1260米。景區大門與景區最高點相對高差520米。也就是說游完全程,我們往返要走12里。爬高520米。上山的步行路都有臺階,無險路:最好別穿高跟鞋。大約四個小時就可以回來了。
鯤鵬峽景區全部為自然景觀,以峽谷、奇峰和森林景觀為主,森林復蓋率達85%以上,樹木繁多,百花爭妍,是回歸大自然、生態旅游的理想地方,沿路已命名景觀30余處。
峽門古城:
這是鯤鵬峽的大門,是仿古長城的形式建造的?是本景區的第一景,稱為峽門古城。這是全國勞動模范張進來同志創意由當地民工建造的。
眺鯤軒:
左邊山頭上的飛檐琉璃瓦涼亭叫眺鯤軒,它與對面山坡上老道洞傍邊的“悟仙亭”遙遙相對。
請大家按順序入門,我們沿路向上走。然后從左邊山坡上的林間小路盤旋而上。這是一片人工楊樹林,這里環境幽靜、空氣新鮮、山路迂回,故名“曲徑通幽”。
這是1999年9月9日建成的眺鯤軒,因為在這里往上看正對鯤鵬峰,故名眺鯤軒。再轉過來看,它與對面的“悟仙亭”’一軒一亭遙相呼應。向對面山坡望去,那繞山轉的層層梯田是這幾年建成的五千畝仁用杏基地。那仁用杏已經開花結果。春天,滿山杏花,香氣四溢,夏天,碩果累累,喜迎賓客。
歡迎各位來賓春天到此賞杏花,夏天到此收杏仁。那杏仁絕對不噴農藥,不用化肥,無任何污染的綠色食品。歡迎光臨,優惠加贈送,旅游一路好心情。
杏園谷:
這一段較開闊的谷地稱為杏園谷。這是鯤鵬峽的下部,相對開闊平緩。這里1996年以前是農耕地,后來栽植了仁用杏,1998年以后全部退耕還林,這里的梯田全部都種滿了仁用杏。春天這里的層層梯田,滿溝是杏花,故取名為“杏園谷”。溝谷的北坡根已設計好栽種葡萄,就山坡搭架,即綠化了裸露巖石坡,又美化了環境,又有葡萄供游人采摘,增加旅游樂趣。
鼯鼠柏崖:
山坡上部,那陡崖上有一些綠色的柏樹頑強地生長著,那柏樹攀緣在峭壁之上,凌空而生,生命力之強令人感嘆。它們為什么不在溝谷中土層厚的地方、水分多的地方生長呢?這就是自然選擇、環境適應和生態平衡的問題。也是一個有趣的生態平衡現象。那柏樹是怎么種到那陡崖上去的呢?原來這山上有一種特殊的哺乳動物叫鼯鼠,這鼯鼠不是鳥類,也沒有翅膀,但卻能在樹梢上飛來飛去,也能在山崖上飛行。這是因為它在前后腿之間長著一層簿簿的皮膜,當它跳躍跑動時,前后腿撐開,即形成一個像翅膀一樣的翼膜,還有一個長長的大尾巴掌握平衡使它能在懸崖之間或樹梢之間滑翔。這種鼯鼠專門吃柏樹種子,生活在懸崖峭壁的石洞中,這樣它就把柏樹種子不斷地播撒在峭壁的石峰中,這就是一個簡單的食物鏈,一個簡單的生態平衡,即鼯鼠靠柏樹種子生活,如果人們把柏樹砍光了,鼯鼠就失去了生存基礎;如果人們把鼯鼠捉光了柏樹就失去了傳播種子的工具柏樹也就不能繁殖。兩者互為依靠缺一不可,這就是生態平衡的最簡單模式。在這里這種生態平衡至少存在千年以上,因為山上柏樹多在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樹齡。這里的柏樹長在巖壁上缺水少土,條件很惡劣,生長很慢,別看它不夠高大,但年齡都很高,稱為“小老樹”。大家知道鼯鼠的糞便是著名的中藥五靈旨,有消炎、解毒、利肝、明目的功能。這里的鼯鼠能夠幸免不被捕殺,是因為這里是偏僻的農村、人口少,現在這里的老百姓都有保護野生動物的習慣。
山核桃園:
這些樹是山核桃樹,學名叫核桃秋,是國家保護樹種之一。山核桃是野生天然樹種,我們在市場上買的核桃是經過人工嫁接培育不斷優化的品種,它的祖先也是山核桃,山核桃樹是優質木材樹種,可做高檔家具。山核桃仁可以食用,也是一味滋補中藥。核桃略呈紡錘形,比家核桃尖,略小一些,皮厚而堅硬,核仁比家核桃少,但含油率高于家核桃,而且更濃香可口。
這里的山核桃樹很多,這段山谷里和兩側山坡上主要是山核桃樹,估計有幾千棵,有的樹齡可達幾百年,百年以上的老樹很多,過去這里的農民秋天有上山收山核桃的習慣,一天可撿一麻袋核桃。山核桃的嫩葉和核桃果皮是有毒的,但是現在有人用其汁煎雞蛋治療胃癌、食道癌,說是有效的偏方(不可亂吃)。
山核桃每年處暑以后就成熟,比家核桃早熟半個月,歡迎各位朋友在山核桃成熟季節來采收山核桃,那才是回歸大自然的真正樂趣。
北大湖瀑布:
這個瀑布叫北大湖瀑布,每年夏季有水流,高約25米,別看它不起眼,在有水季節它喧嘯而下,使這寂靜的山谷別有一番生氣。它是沿石灰巖斷層形成的陡坎,其上有一條不大的溪流,雨季形成洪水,瀑布更顯宏偉。
“抗爭”:
這是一株千年老丁香,好稱千年,實際上至少有五、六百年或更多。你們看它的根扎在巖石縫中,它以柔克剛,硬是把整塊的巖石一點一點地劈成大裂隙它的一生一世就是與巖石抗爭的歷史,從那棵小小的蒴果掉進這個巖縫中,它就開始了與巖石抗爭的歷史,五、六百年來它以每年幾十毫米的速度向巖石爭奪空間。在巨大的壓力下它不退縮,在這樣苛刻的條件下,它能長到現在這么粗大,沒有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功夫是不可能的。自然野生的丁香能長到如此高大已是罕見,更何況在石縫中擠出來的實為奇跡。它這種不畏艱險生生不息的抗爭精神的確值得我們學習。
“四世同根”千年古槐:
這是一棵很老的野生古槐,野生槐樹已不多見,像這么老的野生古槐更為罕見。我們從這棵古槐的根莖新老關系上可以分出祖孫四代。據村里人介紹,第二代是被本村一農民砍走,現在還作那家房屋的大梁。這祖孫四代都是在同一個根樂上生長,現生的第三代已經高達20多米,又是棟梁之材,這真是一株奇樹,故稱為“四世同根,千年古槐”。據估計此樹的第一代可能是被燒后,樹干一半死掉,另一半又長出新樹,即第二代,第二代被砍之后在原樹樁右側發出新技,就是現在這棵大槐樹,這棵大槐樹的左邊根上又長出一棵小槐樹。
慘死的老桃樹:
左邊巖壁裂隙中的樹根,是一棵慘死的老山桃樹,從根的粗細看它至少有幾百年的樹齡,然而它已輕停止了生命。它在幾百年的生存中一直在巖壁縫隙中抗爭,長成一株可觀的大樹,不愧為“生活”的強者,然而它被人類的一把火活活燒死,根被燒成黑色的炭灰,枯干的樹干被人砍掉,現存的殘跡實在讓人感到悲哀,故取名為慘死的老桃樹。希望我們人類盡量手下留情,保護生態平衡。它在其千百年的生存斗爭中吸收了多少二氧化碳,放出了多少氧氣,他的桃核養活了多少松鼠,又在山上種出了多少新桃樹,它對人類環境、生態平衡作出了多么大的貢獻,它的死實在可悲可泣。
寒武巖:
這個巖壁刻有“寒武”二字,就叫它“寒武巖”。這“寒武”二字有何意義呢?寒武紀是地質學上古生代的一個紀,距今大約在5.7—5.1億年前。這個巖壁的地層就是古生代寒武紀的地層,巖石為簿層狀泥質條帶灰巖,這個巖層大約形成在距今5.36億——5.17億年之間。當時華北地區為一片大海,這里為近岸淺海成海灣環境。這套地層形成以后,還經歷奧陶紀時期的海洋環境,奧陶紀以后(距今4.39億年前)華北大部分地區隆起成陸地,到中生代以后(距今2.5億年)這里逐漸隆起成山,經過不斷抬升和不斷剝蝕到第四紀(距今200多萬年)形成和現代面貌相近的山地。再經千百萬年的斷裂、抬升等構造運動才形成現在這樣的陡崖峭壁景觀。這“寒武”二字就代表了這地層時代的古老和這崖壁形成的復雜過程。
盤壁而立的白丁香:
這是棵天然野生白丁香,樹齡至少在百年以上,你看它穿出崖壁頑強地向上直立生長,穿山破石已是極難的事,還能生長得這樣粗壯繁茂實在罕見,這種頑強的精神實在令人敬佩。
二龍抱珠:
山坡上那塊巨石正在沿斜坡向下滾動時,被兩棵楊樹頂托抱住,它們至少抱了二十幾年了,這兩棵楊樹的樹齡大約30—40年,小于十年的幼樹顯然頂不住這么大的巨石。您再向斜坡觀察,兩棵楊樹的根,沿著巖石斜面彎曲延伸,頗似兩條地龍,原來這兩株楊樹為龍的化身,所以有此神力,將巨石抱住。
白娘子力劈千斤:
這是一棵茁壯成長的白丁香樹,他的根硬是把堅硬的巖石一劈兩半,強勁地樹干粗壯豎實。原來這里曾有一段故事,這棵白丁香是白蛇傳里白娘子的化身,小青學了武功之后對白娘子有些不服氣,白娘子很是生氣,故意在小青面前練功,將這堅硬的山巖一劈兩半,然后鉆進去變作一棵粗壯的白丁香樹立在這里。
穿山青龍顯威力:
小青學武功之后,功力大增,看了白娘子的功力之后毫不示弱,扭動身驅三轉兩轉就鉆進巖壁之中,也變作一棵的白丁香立地而出(這就是青龍鉆山的形象),白娘子對小青不敢小視,微微一笑略表佩服。姐妹倆不再爭斗,并以樹為身隱居在此山中,這滿山滿溝的白丁香都是白娘子的后代,因為小青沒有結婚,所以沒有后代,她終身陪伴在白娘子的身邊。法海來了幾次,看了白娘子生兒育女養了滿山白丁香他很生氣,但白丁香美化環境造福人類他也無權干涉,只好憤憤不平的離去了請大家千萬不要在此吸煙,更不要喝雄黃酒,如果你吸煙,這些白丁香就會變成蛇爬在你的身邊。
破披襖:
這一叢生長茂盛的照山白,每年夏季它開出雪一樣的白花,非常美麗,清香四溢,走到這里的人都被它吸引,井紛紛留影拍照??墒钱數厝私o它起了個名字叫“破披襖”,這實在有違其高貴的身價。這里還有一段與白蛇有關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那白蛇的化身白娘子,平常身穿素花白色披風(罩衫),只從許仙用雄黃酒將她熏得顯身原形之后,她的這件白色披風一直有雄黃酒氣味不散,白娘子到這里化身白丁香之后,將其披風掛在樹枝上涼曬,以散其酒氣,久經風吹日曬之后這件披風就破爛開線了,當地人稱它為破披妖。白娘子發現她的白色披風已破爛得不能再穿,掛在這里又影響觀瞻,她就略使法術,吹了一口仙氣,那破披襖就變成一叢美麗清香的白花,它就是現在的這叢照山白。
牛筋坳:
這個小小的山坳中長滿了牛筋樹,成為牛筋樹叢林,故將這里稱為牛筋坳。人類有社團黨派組織,還植物社會也有類似的單位,稱為“群落”。牛筋坳就是個小群落,以牛筋為主,其它植物都被排斥出去,這叫群落演替,也叫種間斗爭(不同種為之間的斗爭)。
委屈的白姑娘:
這是一株小小的白丁香樹,它植株細弱、矮小,樹冠向前傾斜,明顯的不對稱。大家一眼就會發現,旁邊兩棵粗壯高大的牛筋樹欺的它抬不起頭,不見陽光。
據說這株細弱的白丁香樹是白娘子的第999個孫女(不信你可從溝上到溝下數一數,不管從上到下,還是從下到上,數到這里都是999。),她生性活潑好動,到處亂跑亂跳,一天她闖到牛筋灌叢群落來,被兩個強壯的牛筋大漢發現,就把它卡在這置,從此她再也跑不掉了,她整天伸著頭向她奶奶白娘子方向張望,等待白娘子來救它,你看她的頭都歪了,真是委屈了這小白姑娘.
擎天柱:
這個尖頂山峰猶如一棵頂天立地的擎天柱,它雄偉高大、氣勢恢弘。這擎天柱上部是奧陶紀灰巖,屬易溶性巖類在構造作用基礎上,輕風化溶蝕而形成的石柱,是峰林地貌的基本單位。
四馬臺這地方是風水寶地,被稱為神圣的地方。這擎天柱正對南天門,這南天門,是上天宮的大門,據當地人介紹那神洞仙道的老道成仙后就是從這南天門升天的。那日行萬里的神鳥——鯤鵬,正在南天門外展翅欲飛,隨時準備為玉皇大帝傳書送信。這白娘子本是天上的神仙,她下凡與許仙了結了一段前世姻緣之后,也想從南天門回天宮,因法海老兒上天參奏了一本,說白娘子水淹金撣寺犯下了天條。因此白娘子被拒之南天門之外,不能回返天宮,在此化身白丁香以造福人間。
一線天:
這里是鯤鵬景區的主要景觀——一線天。這一線天險峻無比,雄偉壯觀。有位教授寫詩道:
雄險崖壁深山澗,兩側林木枝相連,
一人通行須束手,仰望裂谷天一線。
這一線天在地貌上也稱為斷層裂隙或斷裂縫隙。它是地層發生斷裂后留下的形態。這里山地抬升,常有斷裂發生。但像這樣張裂而不錯斷,如此狹窄的裂隙也不多見,在地貌上奇隆幽深,是游人探險獵奇的理想之處。
這里當地人也有一段故事:白娘子與小青被拒之南天門之外,情續不高,走上鯤鵬峰山頂想散散心。這鯤鵬大鳥的頭被她們的腳一踩有些刺癢,它就眨了一下眼,這白娘子和小青一看,“啊”的一聲,以為是只老鷹,兩個顯了原形一溜煙的躥下山去,這一躥把山坡的巖石蛤擦出一道深溝,從此就留下這一線天來。大鯤鵬看到驚慌矢錯逃跑的是白娘子和小青,就連忙喊住她們,連連向她們表示道歉,并一再挽留她們住在這里。白娘子小青她們也不怪大鵬鳥,從此她們就住了下來,并與大鵬互相友好關照。
同根六姊妹:
這是一叢漆樹。落葉喬木,葉子互生羽狀復葉,圓錐狀花序,黃綠色小花,果實扁圓。這種樹折斷枝葉或砍開樹皮后流出白色液汁,與空氣接觸后變成暗褐色,叫做生漆,可做家俱涂料,液汁干后可入藥。這種樹屬亞熱帶樹種多生長在南方各省,北方較少,因而它顯得珍貴。這種樹有個最大特點是樹的汁液對人體有毒害作用,千萬不要用手或皮膚接觸它的白漿,接觸了一般都會過敏,奇癢無比,進而發炎潰爛。這里有個順口溜:“小姐森山嬌的矯,只準看來不能摸,游手好閑也別動,一摸你準起大皰。”
天然丁香園:
這一段溝谷中丁香成片成林,故稱為天然丁香園。這一片丁香林就有上百株百年以上老丁香樹,野生丁香這樣成片成林,樹齡這樣高,植株這樣高大是比較罕見的。
丁香為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葉于卵圓形或腎形,紫色花者稱為紫丁香,白色花者稱白丁香,其花冠為長筒狀,花味清香。多生在我國北方為觀賞植物。
這些丁香樹多長在溝谷兩側的巖壁縫隙中,根莖扭曲而奇特。請看那處巖壁上有幾株老丁香從巖石縫中穿出,它們為同根連生。這是因為它們都是白娘子的后代,蛇是最善于在巖石縫洞中鉆來鉆去的。
太陽石:
這塊石頭上有個圓圓的大陽,還有個月亮,那最小的也可能是一棵人造地球衛星。這塊巖石是寒武紀的泥質條帶灰巖,這是淺海相或濱海相沉積形成的,因為距岸邊較近常有河流攜帶泥沙入海與石灰巖形成泥質夾層,這泥質條帶并不均勻,有時也不十分平整。這樣在局部不均勻、不平整的地方可能形成圓形小凸起,當上下兩層石灰巖沿著這個夾層分開時,這個圓形凸起就顯露出來了,它可能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大陽和月亮了。類似的沉積現象是常見的,但如此之圓且星黃色,又有太陽、月亮大小之別和恰當的位置分配,這是極其罕見的機率。因此它是一個地質奇觀,也是一個寶貴的奇石、有價值的觀賞石,應該好好地保護它。
關于這個太陽石也有個故事:這里是南天門前的天宮要地,是天燈晝夜長明的地方。為了南天門外的照明,玉皇大帝請來大陽神,說我這南天門晚上沒有太陽不行,你必須給我解決像白天一樣的照明條件。太陽神考慮到玉皇大帝的天宮門外晚上摸黑會影響大事,于是就在這南天門外給安上個小太陽和小月亮,那個最小的是啟明星,每當它出來了,太陽就落下去了,早晨黎明就到來了。這樣南天門外就成了白天晚上都有大陽照明的地方了。孫悟空大鬧天宮之后,這天宮也沒什么事了,南天門也安靜了,玉皇大帝也不出來了,鯤鵬鳥也沒什么急信可送的了,每天安寧無事、休息睡覺,可是這個小太陽總在頭頂上照著,強光刺眼,睡不好覺。于是鯤鵬鳥就挖了個坑把那太陽給埋在地下了。直到現在修路才把它給挖出來。
裸女楓:
這是一棵楓樹,是棵五角楓,大家都知道楓樹的葉子秋天變紅,是香山觀紅葉的主要樹種之一。它是落葉喬木,像這么大的楓樹不很多。大家看看這棵楓樹的根直接扎入堅硬的巖石縫隙中,頑強的從石縫中長出兩棵樹干,好像向上分開的兩條腿,有人說它像個瘋姑娘,連褲子都沒穿,故此稱為裸女楓。
樺樹林:
進入緩坡地帶,這里土層深厚植被更好,森林茂密。大家看左邊山坡上是茂密的樺樹林。樺樹生長在相對較高的地方,它喜歡冷涼、濕潤的環境。這里樹種單一,全為樺樹,林相整齊美觀,是人們回歸大自然,進行森林浴森林探險的好地方。這里負氧離子含量大大高于山下,是療養健身的好地方。樺樹的分泌物和揮發氣體具有很強的殺菌作用,因此到這里森林浴對身體,特別是皮膚炎癥有很好的效果。
蟠桃園:
右邊的山坡,這里是向陽坡,相對干爆一些,因此樺樹不在那里生長,而喜干的山桃樹在那里長的很好,我們已將那些山桃樹砍掉,留下樹樁作砧木,已嫁接上優良蟠挑和京東大密桃,再過兩年這里就是一個蟠桃園,那時這里就是游客觀光采摘區,歡迎兩年以后各位游客到這里來采摘晚熟高山蟠桃,這里不施化肥不噴農藥是典型的綠色食品。
椴樹林:
這些樹是椴樹,它們密集分布,是建群樹種,稱為椴樹林。椴樹喜涼、喜濕,這里地勢較高,氣候冷涼相對潮濕,所以椴樹長的較好,并已成樹林。椴樹木質較軟,用途廣泛,有些家具必須用椴木,如鑼圈、蒸籠等。椴樹皮的纖維很長耐折豎實,可作蠅具等。
鯤鵬峰:
鯤鵬峰,即鯤鵬的頭。峰頂海拔1360米。鯤鵬的故事已經講了幾次,這里再提上一件事,鯤鵬是神鳥,智慧超群,力大無比,日飛萬里,故有鵬程萬里之說。人們如果能爬上鯤鵬的頭頂,并用您帶來的水澆一下它頭頂上的樹,鯤鵬將十分感謝您,它會使您更聰明,保佑您前程遠大鵬程萬里。